登革热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这些知识你还不知道!

发布者:彭金梅 发布时间:2019-10-11 浏览次数:99


登革热是夏秋季常见的蚊媒疾病,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人,人与人之间不会发生传染。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。


一、什么是登革热?

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,经伊蚊(俗称花蚊子)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、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,通常夏秋季节高发。


二、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什么?

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。病毒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染给人类。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时获得病毒,被感染的蚊子终生均能传播病毒,少数还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。


三、在哪些地点容易受到该蚊子叮咬?

伊蚊主要孳生在各种人工和植物容器积水中,如:室内外废弃的积水缸罐、竹林中的竹筒、树洞、废旧轮胎、腌菜陶瓷器皿等。多在户外侵袭人体,吸血高峰在下午4时至5时,次高峰在上午9时至10时。活动飞行范围一般在孳生地附近50米至100米范围,很少超过200米。因此,在其活动高峰时段处于其孳生地周围100米范围内较易被叮咬。


四、登革热的主要症状有哪些?

1、突发高热: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℃40℃,高热常持续一周不退;

2、体痛:感到头痛、眼眶痛、肌肉关节和骨骼痛,整个人觉得很疲乏;

3、发红:脸部、颈部、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,貌似“酒醉状”,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、浅表淋巴结肿大、牙龈等无端出血等。

4、皮疹: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,不高出皮肤。


五、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?

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,多数58天。

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、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。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,临床表现复杂多样。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,即急性发热期、极期和恢复期。根据病情严重程度,可将登革热感染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。

(一)急性发热期:患者通常急性起病,首发症状为发热,可伴畏寒,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℃。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,13日后再度上升,称为双峰热型。发热时可伴头痛,全身肌肉、骨骼和关节疼痛,明显乏力,并可出现恶心,呕吐,腹痛,腹泻等胃肠道症状。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。于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。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“皮岛”样表现等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,如皮下出血、注射部位瘀点瘀斑、牙龈出血、鼻衄及束臂试验阳性等。

(二)极期:部分患者高热持续不缓解,或退热后病情加重,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明显的血浆渗漏,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等。极期通常出现在疾病的第38天。出现腹部剧痛、持续呕吐等重症预警指征往往提示极期的开始。

(三)恢复期:极期后的23天,患者病情好转,胃肠道症状减轻,进入恢复期。部分患者可见针尖样出血点,下肢多见,可有皮肤瘙痒。白细胞计数开始上升,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。

多数患者表现为普通登革热,少数患者发展为重症登革热,个别患者仅有发热期和恢复期。


六、有无特效药可以治疗?

目前没有特效药。但登革热发病时及时就医,一般经对症治疗即可痊愈,愈后无其他健康影响,死亡率很低。


七、确诊为登革热,要隔离吗?

如果确诊为登革热,需要在医院防蚊隔离治疗,以免经蚊子叮咬将病毒传染给家人或其他人,隔离时间一般为5天左右。

病程超过5天,并且热退24小时以上可解除隔离。

登革热患者热退24小时以上同时临床症状缓解可予出院。


八、登革热预后如何?

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,通常预后良好,病死率较低。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既往感染登革病毒史、年龄、基础疾病、并发症等。少数重症登革热病例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。


为保健康,请注意卫生!

来源:湛江新闻网、网络综合


福建师范大学医院办公室电话
仓山校区急诊室电话:83465082        旗山校区急诊室电话:22867671

Copyright 福建师范大学医院 2019, All Rights Reserved

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32号  邮政编码:350007